宏观视野│大转移不是新三线(邱古奇)

宏观视野│大转移不是新三线(邱古奇)

adminkey 2024-10-24 旅游 515 次浏览 0个评论

A股的川渝板块更疯狂,上周单日涨停的股份超过40只。 (blackred via Getty Images)

川渝概念股忽然抢手,重庆钢铁(1053)上周三暴升4成,同日四川成渝高速(107)亦涨近13%,总部位于成都的茶百道(2555)一度疯涨8成,收市劲升3成。A股的川渝板块更疯狂,当天涨停的股份超过40只。

下载Yahoo财经APP

美股外币即时报价 多国新闻任睇

假消息看似呼应真消息

事缘网上有人散播消息,声称四川砸下2.15万亿元人民币大搞基建,成都展开大拆迁,甚至刊出拆迁地图。受消息影响,川渝板块一时间炙手可热。官方后来澄清消息不实,地图标示的众多拆迁项目并非近期集中发生。

假消息之所以引起炒作,是因为看似呼应之前的一则真消息。9月25日财联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当中提到「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加大对革命老区、边境地区、资源枯竭地区政策倾斜,促进区域间就业均衡发展」。

有关报道立即引起热议,不少人高喊「新三线建设」来了。所谓三线建设,是指60年代展开的产业大转移,把主要在东北的重工、国防和科技等工业大规模迁往中西部。当时政府按战略地理位置,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一线是指东部沿海及甘、宁边境地区,三线是指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青海、云南、贵州及广西等的大片地区。

三线建设是战略需要

三线建设本质上是战略需要而不是经济规划,60年代中苏交恶,中美处于敌对状态尚未建交,产业转移中西部,甚至分散于落后山区,是为本土爆发战争作準备。

今次提出中西部产业大迁移,其战略背景与当年有点相似。俄乌、中东战火未熄、朝鲜半岛战云密布、菲律宾和韩国先后部署美国的萨德与中导系统,中国国家安全备受威胁,为免人口及经济高度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在战时被「一窝端」,产业向中西部腹地转移,确实有分散风险作用。

不过,今次转移与当年的三线建设也大有不同。首先,当年三线建设的迁移是实打实在的搬迁,工厂由东北工业重镇搬到中西部的落后地区甚至深山老林,虽然后来为中西部工业发展打下基础,但当时并不能加强经济效益,甚至削弱效益。

今次的转移主要是「备份」,而不是大规模的集体搬厂或总部乔迁(很难想像华为、中兴、比亚迪、腾讯将总部由深圳搬到内陆)。在今年的三中全会,中央强调「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所谓关键产业,指的是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至于备份,指的是「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管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这次产业转移未必是实体的搬迁,而是在中西部「Copy」一整套产业链和供应链,所转移的产业不再限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是向高科技产业层面扩展。

大转移更着重经济考量

第二个不同是除了战略需要,更多的还是出于经济社会考量。上文提到国务院发布的通知文件,开宗明义是为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产业备份到中西部,既提高当地的就业机会,也提升就业质量和居民收入,收窄内陆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理念。

中国经济本来内外双循环发展,无奈受到美欧国家围堵,南方国家市场有待发展,外循环受到不少限制,内循环因此更加重要。提升中西部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当可提升经济内循环,助力国家经济稳健发展。

随着中欧火车班列系统成熟、中国投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修建柬埔塞运河,中西部生产的货品不再全面倚靠东部海路出口,加上其人力等资源相对便宜,天然资源丰富,实在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条件。

经过十多年来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倾斜,四川已成为全国经济第五大省,重庆更是中西部首个GDP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直逼广州,川渝无疑是中西部大转移的发展核心;云、贵GDP至今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则可能得到更多政策倾斜。有政策护航,相关股份估计仍会间歇炒作。

邱古奇

资深投资者、资深财经专栏作家

本栏隔周一刊出

热门新闻

转载请注明来自佰亿头条,本文标题:《宏观视野│大转移不是新三线(邱古奇)》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