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屠海鳴:夏寶龍促香港工商界觀大勢有擔當

【來論】屠海鳴:夏寶龍促香港工商界觀大勢有擔當

adminkey 2024-11-19 美食 630 次浏览 0个评论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11月8日在深圳召開2024年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希望大家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重要回信精神,以實際行動詮釋愛國愛港豐富內涵,共同建設美好香港,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更好發揮作用。

夏寶龍對香港工商界、企業家提出六點希望,其中講到:“堅定支持特區政府落實長遠發展規劃,拓展發展新空間;堅守企業社會責任,為增進民生福祉多作貢獻。”這是中央希望香港工商界、企業家要有長遠眼光和大局意識,觀大勢,有擔當。

【來論】屠海鳴:夏寶龍促香港工商界觀大勢有擔當

資料圖片

如何觀大勢?夏寶龍指出,就是要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興經濟體快速發展的大趨勢;要看到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的大趨勢;要看到粵港澳大灣區整合三地優勢、成為全球一流的“創新極”、“增長極”的大趨勢;要看到“一國兩制”的香港實踐越來越精彩的大趨勢。夏寶龍專門提到世界經濟“東升西降”的新變化、新發展。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增速遠高於西方發達國家,以“金磚國家”為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23年,金磚國家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三分之一,而七國集團經濟體的比重降至29%。

怎樣有擔當?夏寶龍指出,就是要把建設美好香港當作自己的責任、使命和不懈地追求,支持行政長官、配合特區政府拓展發展新空間、改善民生,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貢獻香港、造福市民的過程中,成就自我,促使基業長青。

夏寶龍的上述寄語,言近旨遠、微言大義,全面傳遞了中央對香港工商界、企業家關愛和期望;從香港經濟社會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視角,深刻揭示了“一國兩制”的科學邏輯、實踐規律和香港的發展走向,香港工商界、企業家應深入思考、坐言起行,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

從大處着眼謀劃自身發展

夏寶龍強調:“正確認識自身發展與香港發展、國家發展的關係,堅定對香港和國家發展的信心”,“以實際行動詮釋愛國愛港,共同建設美好香港”。這是中央希望香港工商界、企業家要把自身的發展放在國家發展的大局下、放在香港長遠發展的坐標上認真審視,不能只打“小算盤”,算計眼前的蠅頭小利,為此,應從思想上釐清以下兩大問題:

其一,國家和香港的發展是企業發展的最大機遇。夏寶龍又一次稱讚以包玉剛、曹光彪、邵逸夫為代表的老一代“寧波幫”,以“達則兼濟天下”的情懷回報國家、反哺家鄉,不僅在內地投資興業,為內地輸送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就業崗位,還支持辦學興教,扶貧濟困,發展公益事業,贏得了從中央到地方、從幹部到百姓、從內地到香港的普遍讚譽。夏寶龍說,老一輩香港企業家以赤子之心貢獻國家、服務香港,每到國難當頭的危機時刻和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他們挺身而出,不圖回報,堅定支持國家、支持香港渡過難關。正如夏寶龍所言,改革開放之初,面對未知的市場風險,霍英東率先投資內地;香港回歸前夕,面對大批外資撤離的局面,李嘉誠果斷“救市”。事實證明,他們不僅為國分憂、為港解愁,也為自身長遠發展贏得了先機,奠定了基礎。如今,中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的轉換期,“高質量發展”成為鮮明主題,香港工商界、企業家應繼承老一輩企業家的優良傳統,從國家和香港長遠發展的高度思考問題,謀劃發展,贏得機遇。

其二,實際行動是建設美好香港的最好體現。夏寶龍語重心長地說,香港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就工商界、企業家而言,人們最看重的是“怎麼做”,而不是“怎麼說”;換個角度看,“做”也是一種“說”的方式,表明了一種態度。如何“以實際行動詮釋愛國愛港”,夏寶龍特別強調:工商界、企業家不要當“評論家”、不要做“旁觀者”,要當“實幹家”、要做“行動派”。言下之意不能“只說不練”,也不能“雷聲大雨點小”,而是要亮實招、展真招、出大招,投資香港、融入香港、發展香港。

支持特區政府把“餅”做大

夏寶龍希望香港工商界、企業家“堅定支持特區政府落實長遠發展規劃,拓展發展新空間。”這是希望大家要以香港的整體利益為重,不能糾結於“一時一地”之得失,而拖延、或妨礙香港拓展發展新空間。

出席座談會的香港工商界人士不少來自地產企業、行業。夏寶龍特別指出,北部都會區建設事關香港未來幾十年、上百年的長遠發展;北部都會區建設得越快越好,香港工商界、企業家今後的發展舞台就會越廣闊。然而,眼前的難題是,有一些土地暫時囤積在地產企業手中。如何使用手中的土地,這些企業各有各的想法。如果長期這樣拖延下去,北部都會區何日才能建成呢。看看深圳的發展速度,從一個小漁村嬗變為舉世矚目的現代化大都市,僅用了四十多年的時間。現在,深圳不僅經濟總量全面超越香港,而且擁有一大批世界級的科技企業,科技創新令香港望塵莫及。香港的地產企業應把這些土地拿出來建房屋、建住宅、建產業,在支持北部都會區發展的同時,也調整自身發展策略,推動產業迭代升級,而不能為了眼前利益囤積土地,給發展帶來阻力。

在香港,涉及到“大我”與“小我”、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問題,當然不止北部都會區“囤地”一事。行政長官李家超上個月公布了2024年施政報告,其中,涉及到許多未來發展的經濟和民生事項,牽涉不少利益關係,離不開工商界、企業家的大力支持和響應。

地域狹窄是香港發展最大的短板,長期“坐困愁城”,損失最大的是工商界、企業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在參與大灣區建設的過程中,今後還會有許多利益調整的事項將會涉及香港工商界、企業家,夏寶龍深邃分析和反覆叮囑,啟示大家一定要謀長遠、算大賬、求共識,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把香港的“餅”做大。

為增進民生福祉多做實事

夏寶龍希望香港工商界、企業家“堅守企業社會責任,為增進民生福祉多作貢獻。”這是希望大家務實重幹,把社會責任的承諾落在細上、落在小上、落在實上,真正支持行政長官,配合特區政府改善民生,共同做好民生大文章。

比如“住房難”是香港的第一民生難題,李家超及第六屆特區政府就任以來,在公屋建設上不斷有新舉措,按照現在的進度,香港的公屋輪候期限有望從2021/2022年度的6.1年回落至2026/2027年度的4.6年,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但這一工作的推進難度很大,涉及到用地、選址、施工,以及配套設施建設等等,在許多環節遭遇重重困難。工商界、企業家應以實際行動支持這項民生大事,既不能言行不一、徒有其表,也不能因噎廢食、半途而返。

又比如,香港市民日常生活的水電和燃氣價格偏高,市民出行成本、小孩子教育成本都偏高,特區政府積極想辦法降低市民的生活成本,但許多行業不在政府的掌控之中,如何求得一個合理的價格,需要政府、企業、市民平等協商,相關企業應懂得“捨”與“得”的道理,尋求“最大公約數”。“以港為家”就是要真心為社會的民康物阜、河清海晏出力,解痛點、疏堵點、破難點、創新點。

過往,香港工商界、企業家堅守企業社會責任,做了許多民生實事,贏得了中央的肯定,贏得了特區政府和市民的讚譽;未來,仍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大家應認識到,堅守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體現在關鍵時刻捐助善款、贊助活動,更體現在平常時日的點點滴滴。盡自己所能,幫助市民解決急難愁困,不僅需要“台上”發力,也需要“台後”和“台下”用力,只要大家真心解民憂紓民困,就會增強惠民生暖民心的實效。

發展事關長遠,民生連着萬家。夏寶龍在香港發展的重要時間節點,與香港工商界、企業家座談,希望大家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傳遞中央期望,緊扣香港民心,順應發展大勢,香港工商界、企業家應身體力行,不負厚望!

(本文作者爲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转载请注明来自佰亿头条,本文标题:《【來論】屠海鳴:夏寶龍促香港工商界觀大勢有擔當》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