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北京11月15日電 特稿:“習拜會”好於預期 為中美關係設置“護欄”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恭
11月14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北京受訪專家認為,此次會晤為動蕩中的中美關係設置了“護欄”,效果好於預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圖源:中國外交部網站
此次會晤持續了三個多小時,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在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凸顯中美雙方都是有誠意的,是帶著希望、帶著具體任務而來的,也是一次務實的會晤。
會晤達成了具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果,雙方同意兩國財金團隊就宏觀經濟政策、經貿等問題開展對話協調,同意就全球氣候變化、兩國公共衛生、農業和糧食安全等展開對話合作,鼓勵擴大各領域人員交往。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接下來或會訪問中國,跟進會晤後續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趙梅在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美接觸開始恢復常態釋放了積極信號,說明雙方開始管控分歧,求同存異,共同應對所面臨的挑戰。
習近平在會晤中表明了中方對中美關係的看法和態度,亦劃出了兩條紅線。一條是台灣問題,習近平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另一條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政治制度,習近平坦率地指出中美民主制度的不同以及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差別,并提出“中美相處很重要一條就是承認這種不同,尊重這種不同。”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宋泓對記者分析,拜登上台後,很重要的對外交往工具就是通過所謂民主、人權的意識形態形式在國際上把中美關係割裂開來,把中國從世界上孤立起來。此次中國領導人的闡述非常有針對性,希望美國不要以片面的民主、人權觀來定義其他國家,不能按照自己的模子來要求別國。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基於中國國情和歷史,有自身的獨特之處。
值得關注的是,拜登在此次會晤中清晰地作出了“五不四無意”的表態,即,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鈎”,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陳鳳英認為,這是美國政府作出的明確的官方表態,是中美設立“護欄”的基礎,提供了非常好的原則,“中美設置‘護欄’是對世界負責任的大國應該做的”。
兩國元首還就烏克蘭問題、朝鮮半島核問題等國際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此次會談也給世界帶來了一定希望,“中美是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國家,美國代表霸權體系、中國代表包容體系,對全球化何去何從有重要影響。中美不合作,什麼事情都幹不了,世界就達成不了共識。這次會晤結果好於預期。”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