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18日電(記者 吳一帆)當地時間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5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中國“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7項世界遺產,也是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考古學者指,這對中國茶文化的國際傳播意義重大,與歷史長河裡中國茶所扮演的文明交流“使者”角色也是一致的。
8月30日在景邁山糯干老寨,村民正招待遊客喝茶。(中通社)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公元10世紀以來,這裡的布朗族先民發現和認識了野生茶樹,並與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種植技術,千年以來發展形成森林生態系統與茶樹栽培共生、人類與土地和諧互動的獨特文化景觀。“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由5片古茶林,9個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護林共同構成,至今仍保持著蓬勃生命力。
資深考古學者、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文博專業兼職碩士生導師張照根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景邁山一帶是野生茶樹原產地,但一個值得注意的點在於,“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是世界文化(而非自然)遺產。說明該項“世遺”關注當地人工栽培茶樹及構建生態系統的技藝,彰顯了中國傳統農耕文明的智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普洱景邁山古茶林保護管理體系充分尊重了當地氣候條件、地形特徵和動植物種群,實現了對文化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展現了山地環境下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對自然資源互補性利用的獨創傳統,而遺產構成要素中的村寨與傳統民居建築在選址、格局和建築風格方面,也體現了對生態環境的認識和利用。
張照根又指出,一千多年來,景邁山一帶布朗族、傣族、拉祜族、佤族、漢族等各民族共同栽培及保護了這一人工栽培古茶林的典型景觀。這是因為當地古茶林分布很廣泛,且又是多民族聚居地。在養育古茶林的漫長進程中,不同民族需在各自居住的村落“分工合作”,方能維持這樣完整的茶林系統,此外,他們也擁有相通的茶祖信仰。應當關注到,“茶”為景邁山一帶多民族友好相處、交流融合作出了貢獻。
張照根說,中國是“茶的國度”,栽培茶樹有6000多年歷史。各地氣候等自然條件差異,加上多元加工工藝,造就了黑茶、白茶、綠茶、紅茶等豐富多彩的茶的品種,茶文化內蘊深厚。以普洱景邁山生產的茶葉為例,歷史上除了當地人享用,也通過唐代以來中國西部為進行茶馬交換而形成的商貿要道“茶馬古道”傳到鄰國,並逐步走向世界。
“中國自漢代到明清一直是世界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生產國。古時候通過陸上和海上的‘絲綢之路’,中國茶早已銷往世界,成為全球產業鏈當中重要一環,同時又促進了世界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他說,“如今‘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發展歷史及成功經驗必將為國際社會更廣泛地借鑒,對促進世界文明互鑒大有裨益。這也是值得持續關注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