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6月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印度總理莫迪剛贏得大選,就與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展開互動,聲稱期待加強印台關係,深化經貿與科技夥伴關係。受訪學者指出,莫迪第三任期會繼續利用外交塑造強人形象,不斷打擦邊球觸碰中國底線,但若台海發生衝突,莫迪政府不會為台灣出力。
印度總理莫迪 香港中通社圖片
莫迪5日遞交辭呈,啟動新一屆政府組建程序。賴清德當日在X平台發文祝賀。莫迪晚間轉發賴清德貼文表示感謝,並稱“期待台印關係更緊密,深化互惠的經貿與科技夥伴關係”。
莫迪與賴清德并非首次互動,4月台灣大地震後,莫迪也發文問候,強調“印度將與堅韌不拔的台灣人民站在一起”。
對於莫迪的親台表態,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6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莫迪此舉是向國內民眾和美西方做姿態。互動行徑非常惡劣,實際上已觸碰中國底線。可以預見的是,在莫迪第三任期,印度對華關係空間將縮小,很難改善。
印台經濟互動在過去十年間的發展已不容忽視。雙方2018年簽署“雙邊投資協議”,2011年簽署“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和“海關合作協定”。印度“東進政策”和莫迪宣揚的“印度製造”,與台當局推出的“數位新南向”策略不謀而合,正在加強雙方的經濟合作。
劉宗義指出,中印在一些領域是競爭關係,莫迪希望台商將產業鏈從中國大陸轉移至印度,台當局也圖謀減少與中國大陸的經貿聯繫。在莫迪第二任末期,雙方已採取不少行動,包括台當局在孟買設立“駐孟買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富士康赴印度設廠,及芯片生產方面的合作。進入第三任期,莫迪重點抓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發展,至少會加強與台灣的經貿聯繫和人文交流。
不過,莫迪本次選舉“雖勝猶敗”,結果低於預期,反映印度民眾對高失業率、貧困和不平等問題的不滿和“印度教民族主義”下的分裂。莫迪第三任期面臨諸多挑戰,是否還有精力和能力介入台灣問題?
劉宗義直言,經此大選,莫迪新政府將淪為弱勢政府,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語言,一種宗教”的目標已不可能實現。面臨國大黨質疑,莫迪很難在內政方面做出大改革,只能回歸老路徑,從外交入手,用廉價方式在國際社會不斷製造噱頭,塑造其強人形象。
劉宗義續指,在第三任期,莫迪政府會不斷打擦邊球觸碰中國底線,包括打“台灣牌”,在南海問題上製造事端。但印度沒有能力介入台海,最多暗地向台灣出售武器、組織培訓。若台海發生衝突,莫迪政府不會為台灣出力,只可能在中印邊境西段趁火打劫。(完)